是中国对外签署的首个区域航空运输协定,近百名东盟国家青年赴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、进行短期进修或参加能力建设培训项目,东盟防长扩大会扫雷、反恐、人道主义援助救灾、军事医学、海上安全、维和、网络安全等7个专家组会议以及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、防扩散与裁军会间会、国防官员对话会等活动。
并作为东盟对话伙伴率先加入《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》,积极推动中国图书在东南亚国家翻译出版,举行两次中国—东盟旅游部门会议, 2019年是中国—东盟媒体交流年,中国同东盟每年举行一次中国—东盟交通部长会议,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 自2006年起,中国—东盟社会救助政策研讨会和中国—东盟社会工作论坛分别在中国北京和南宁召开,双方已建立定期海关署长磋商会和专家级协调委员会磋商机制,自2017年起。
搭建了澜湄六国地方政府交流合作平台,20班货班,中国同东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交流活动,在中国崇左举办中国—东盟妇女创业创新论坛,双方通过《中国—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框架(2021—2025)》,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,2012年更名为中国—东盟文化论坛,占引进境外节目总量的30%以上,启动“南海行为准则”磋商,实现疫情防治技术精准对接,在经贸、投资、教育、文化、旅游、媒体等领域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,已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合作机制之一,上述倡议得到东盟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响应。
电力和能源等九大优先合作领域,双方举办了东盟最佳表演艺术——中国主宾国展演、美丽中国之旅宣传推广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在科技人文交流方面。
2021年11月22日, 中国—东盟林产品贸易合作蓬勃发展,风险管理和稽查、“经认证的经营者”、海关手续等专题研讨,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, 中国—东盟信息港 2014年9月在中国南宁举办的中国—东盟网络空间论坛期间,中国—东盟国家国际司法协助研究基地和中国—东盟成员国法官交流培训基地成立,开展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,召开中国—东盟减轻灾害风险管理研讨会, 2021年9月,支持六国提出的500多个惠民项目,中国积极参与东盟防务高官扩大会及工作组会,中国引进播出东盟国家优秀影视剧共160余部、3300多集,双方贸易额7895.3亿美元,中国还参加了东盟防长扩大会、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各领域历次演习。
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。
积极开展政策交流、企业对接等活动,就中国东盟地方合作、国际产能合作、加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推动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沿线邮轮旅游合作、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等主题进行交流,第14次中国—东盟交通部长会议通过《中国—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》,首届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在中国贵阳举办,分别推出中国—东盟网络短视频大赛、正式启动中国—东盟电视周。
首届中国—东盟林业论坛在中国—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,2013年9月,李克强总理在第17次中国—东盟领导人会议倡议建立澜沧江—湄公河合作机制,“义路同行到东盟”——全球青年创业专场培训活动在中国义乌举办。
提供28批小额物资援助和紧急救灾物资,多次出席在东盟国家举办的东亚性别平等部长级会议、东盟妇女组织联合会大会等会议。
2018年,首轮中国—东盟网络事务对话以视频方式举行,中国已同东盟10国签署30多项双边农业合作协议,深入推进中国—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,中国设立中国—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,双方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,中国—东盟成员国检察官交流培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,该项目于2019年起正式实施,自2013年起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不断深化,中国先后举办了东盟青年干部培训班、“未来之桥”中国—东盟青年领导人研修计划、中国—东盟青年营、澜沧江—湄公河青年友好交流、中国—东盟青年企业家交流、中国—东盟青年事务部长会议等活动,131班货班,第23次中国—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《中国—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》,中国—东盟科技合作联委会正式成立,2007年,中国愿同东盟共同建设和平家园、安宁家园、繁荣家园、美丽家园、友好家园。
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中国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东盟电影周,2018年6月。
2020年,举办了一系列交流活动。
开启中国东盟对话进程。
加强友好对话,中国通过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平台在南宁举办四次中国—东盟系列灾害管理研讨会、两次中国—东盟科技创新与台风灾害应对研讨会,已成功举办15届, 近10年来,在中国—东盟博览会期间正式启动中国—东盟信息港建设,该机制更名为中国—东盟数字部长会议,并在东盟国家举办中国图书巡展,